我們來一起探索五指山參的奧秘,深入了解它的形態特征及其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角色。
五指山參簡介
- 學名: 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(Kurz) Merr. (有時也寫作 Abelmoschus moschatus subsp. tuberosus 或 Abelmoschus manihot var. pungens,分類學上存在一些討論)
- 中文別名: 箭葉秋葵、紅花馬寧、小木棉、野棉花、紅山茄、山茄
- 科屬: 錦葵科 秋葵屬
- 分布: 主要分布于中國南方(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、福建、臺灣等)、東南亞(越南、老撾、柬埔寨、泰國、緬甸、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等)、南亞(印度、斯里蘭卡等)以及澳大利亞北部。
- 生境: 喜溫暖濕潤環境,常見于低海拔至中海拔(通常在1000米以下)的山坡、山谷、路旁、灌叢、疏林下或荒地中。耐旱、耐瘠薄,適應性強。
形態特征(關鍵識別點)
五指山參因其根和葉形特征顯著而得名,其形態特征如下:
根:
- 最顯著特征! 具有肥厚、肉質、紡錘形或長圓錐形的塊根,通常呈黃白色或淡黃色,外形類似人參,這也是其得名“山參”的主要原因。
- 塊根富含淀粉,具有一定的藥用和食用價值(需謹慎處理,生食可能引起不適)。
莖:
- 植株為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狀。
- 莖直立或斜升,高度通常在0.5-1.5米之間,有時可達2米。
- 莖桿圓柱形,表面有縱棱,幼莖常被有稀疏的硬毛或星狀毛,老莖下部逐漸木質化。
葉:
- 葉形多樣,極具識別度!
- 下部葉: 常為掌狀深裂(裂片3-5深裂或淺裂,裂片形狀多變,如披針形、倒披針形或條形),裂片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或鈍齒。葉片基部常呈心形或箭形(戟形),這是其學名種加詞 sagittifolius(箭形葉)的來源。
- 中部和上部葉: 形態變化較大,可能為掌狀3-5深裂、淺裂,甚至是不裂的卵形、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。
- 葉質: 紙質,兩面通常被有稀疏的糙硬毛或星狀毛,尤其葉脈上更明顯。
- 葉柄: 較長,同樣被毛。
花:
- 花大而艷麗,非常醒目。
- 著生位置: 通常單生于葉腋或枝頂,有時2-3朵簇生。
- 花梗: 較長,被毛。
- 花萼: 佛焰苞狀(由多個小苞片合生而成),萼裂片5,早落。
- 花冠: 花瓣5枚,顏色鮮艷,通常為深紅色、紫紅色或粉紅色,有時基部顏色較深或有深色脈紋。花瓣倒卵形或寬倒卵形,基部合生。
- 花蕊: 雄蕊多數,花絲合生成雄蕊柱(單體雄蕊),包圍著雌蕊的花柱。花柱頂端5裂,柱頭扁平。
- 花期: 主要在夏秋季(6-10月)開放。
果實:
- 蒴果,長圓柱形或卵狀長圓形,有5棱,頂端具喙。
- 表面密被黃色或黃褐色粗硬毛或星狀長硬毛,摸起來很粗糙。
- 成熟時室背開裂(從背部裂開)。
種子:
- 種子多數,腎形或近圓形。
- 表面有腺點狀突起或細小的瘤狀突起,有時有短毛。
在生態鏈中的角色
五指山參作為山野生態系統中的一員,扮演著幾個重要的角色:
初級生產者:
- 作為綠色植物,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,合成有機物(碳水化合物等),是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循環的基礎,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來源。
傳粉者的重要蜜源:
- 其大而鮮艷、富含花蜜的花朵是吸引傳粉昆蟲的強力信號。主要吸引:
- 蜜蜂: 各種蜜蜂(如中華蜜蜂、熊蜂等)是其主要訪花者,采集花蜜和花粉。
- 蝴蝶: 尤其是大型蝴蝶(如鳳蝶、蛺蝶等)會被其顏色和花蜜吸引。
- 食蚜蠅、甲蟲等: 也可能訪問花朵。
- 為這些傳粉昆蟲提供了寶貴的能量(花蜜)和蛋白質(花粉)來源,支持著傳粉昆蟲種群的繁衍。
植食性昆蟲的食物來源:
- 其葉片、嫩莖、花蕾、幼果等部位是多種植食性昆蟲的食物。例如:
- 鱗翅目幼蟲(毛毛蟲): 多種蛾類和蝴蝶的幼蟲會取食其葉片。
- 葉甲、象甲等甲蟲: 可能啃食葉片或鉆蛀莖稈。
- 蚜蟲、粉虱、葉蟬等刺吸式口器昆蟲: 會吸食其汁液。
- 這些昆蟲又成為更高營養級生物(如蜘蛛、捕食性昆蟲、鳥類、蜥蜴、蛙類等)的食物,構成了食物鏈的重要環節。
小型動物和鳥類的食物與庇護所:
- 種子: 成熟的種子是某些小型嚙齒類動物(如老鼠)和鳥類(如雀類、鹀類)的食物來源之一。
- 庇護所: 其相對高大的植株和茂密的枝葉,可以為小型動物(如昆蟲、蜥蜴、蛙類)提供躲避天敵或惡劣天氣的臨時庇護所。
土壤保持與養分循環:
- 其發達的根系(尤其是塊根)有助于固定土壤,減少水土流失,特別是在山坡地帶。
- 枯枝落葉回歸土壤,被分解者(細菌、真菌、蚯蚓等)分解,將養分釋放回土壤,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。
生態演替的參與者:
- 作為先鋒物種或早期演替物種,五指山參適應性強,能在受干擾(如林緣、火燒跡地、撂荒地)或相對貧瘠的環境中生長,有助于改善土壤條件,為其他物種的遷入創造條件。
總結
五指山參以其獨特的肉質塊根、多變的掌狀裂葉(尤其下部葉常呈箭形或戟形)和艷麗的紫紅色大花成為山野中一道亮麗的風景。在生態鏈中,它扮演著多重關鍵角色:作為基礎的生產者,為傳粉昆蟲提供重要的蜜源,支持著多種植食性昆蟲的生存,間接滋養更高營養級的生物,為小型動物提供食物和庇護,并參與水土保持和養分循環。它是熱帶亞熱帶山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一個組成部分,其存在豐富了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。認識和研究它,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保護自然的奧秘。